20	归去来兮辞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近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把握全文的结构
 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难点: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及本辞特点的全面理解。
 解决办法
 1.从朗读全辞的内容,把握题的意思。
 2.结合本文看辞的写作手法。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包括
 1.诵读全文,可进行配乐朗读准备。
 2.标出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3.初步鉴赏。
 二、课内采用以诵读带动分析理解。教师讲析与讨论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诵读比赛,在诵读中掌握辞的结构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了解背景,作者及辞。
 二、整体感知
 (1)本篇选自《陶渊明集》。归去来,回去。兮,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