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成都二诊考场作文展评
- 资源简介:
约7180字。
2012成都二诊考场作文展评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1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有人为了满足物欲,竟做出了疯狂的行为:在上海,有人为了iPhone4s,居然排了近60个小时的队;在安徽,有人为了iPad2,竟然卖了自己的肾;在海外,一些中国游客为了抢到心仪的奢侈品,不顾形象,拿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
材料2: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应该说,这一作文题,虽然是材料作文,且是多材料作文,但审题难度不大。材料1指向的是国人疯狂追求物质享受的行为,材料2说的是苏格拉底醉心于哲学研究,闲逛雅典市场时却惊叹好多东西用不着。两个材料关联的是物质享受与精神充实这一话题。这一话题,也不难把握,要辩证理解,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不能无比疯狂,应该追求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充实。
当然我们在论述时,要注意辩证,不可走极端。在对待物质方面,我们要有“度”的把握,过“诗意的生活”。
这篇考试作文,写偏题的很少,写得理想的也不多。下面选几篇有些代表性的作文作展评。
谈欲望
2012级10班汤琪
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欲望的种子,周围的物质肥料越丰沛,它就会越发地生长得不可抑制。”如今的物欲横流,越来越多的人摒弃了颜回的“箪食瓢饮”,轻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厌倦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博爱。他们自私,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虚荣,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疯狂,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欲望——这一足以让人深陷的泥潭,不知吞噬了多少纯洁的心灵。
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向为君子所标榜,可今日有多少人能面对诱惑而毫不动摇,面对名利钱财而无半点动心的呢?我少听说过,就算有,在如今可能也算是“异类”了吧。但我的心灵深处确实有这样一位“异类”,他就是一生致力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家袁隆平,他如同国家瑰宝。由于他的辛勤研究,不知道造福了多少国人。他拥有许许多多至上的荣誉,曾经有人作过评价,说袁隆平的身价已经超过了几十亿。面对这样的夸赞,袁隆平显得十分淡然,他说并未在找这样一些东西。钱财乃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无欲无求的他80岁高龄仍奔走于田间,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