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14 11: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8 词七首
作者: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点击学习目标
▲ 知能目标
1.掌握词的基本常识。
2.体会词的抒情格调与诗的异同。
3.在反复咏读的基础上,体会各诗的主旨;反复鉴赏并学会分析评价。
▲ 情感目标
1.体会豪放派词的以诗入词、豪迈激昂的风格及雄壮悲凉的抒情格调。
2.体会婉约派词的悱恻缠绵、凄婉哀伤的抒情格调。
3.从各词中体会作者的思想状况及感情基调。
▲ 重点难点
1.作品的结构理解,词的语言揣摩与体会。
2.词的主旨及手法赏析。
3.词的吟诵与背读。

●刷新知识库存                    
             知识库存1.词的常识词是隋唐后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的、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它又叫长短句、诗余、乐府等。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规定了不同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格式的标志。词牌与词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有的在词牌下面有标题,表明作品的主题。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从字数上看,词可分为小令(58个字内),中调(59—90字之间),长调(91字以上);从流派上看,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李煜、柳永、李清照、秦观、姜夔等)。2.关于作者(1)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曾任五代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徐州人,五代词人。著有《南唐二主词》(与其父李璟合集)。  (2)柳永(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著有《乐章集》。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4)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词人。著有《淮海集》。(5)李清照(1084—1151?),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著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相关链接※词曲、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都有对仗的可能。它与律诗稍有不同:① 词曲对仗不一定要求平仄相对。②词曲对仗允许同字相对。这点律诗不允许。※词发展到宋代,已是鼎盛时期,涌现一大批优秀的作者。

(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著有《稼轩长短句》。(7)姜夔(约1155一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词人、音乐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探究互动平台            探究平台【整体把握】1.诵读各词时有什么要诀吗?《虞美人》:上下两片各四韵,诵读时应把握住先抑后扬的基调,读出对比。“何时”、“多少”、“又”、“不堪”应重读;“只是”应强调,“一江春水”后宜稍顿,然后徐徐吐出“向东流”三字。《雨霖玲》:本词的诵读基调应保持低沉、凄婉,注意保持乐句的完整性,读时要注意声断气不断。《念奴娇》:苏东坡懂音律,但作词往往不受音律拘束。本词句法有一些不合词格,如上片第二句和下片第二句,读这两句时重音应放在“千古”和“雄姿”上。《鹊桥仙》:词的上片写相会,宜读得轻快;下片写分别和怀念,宜读得沉重些,但最末两句又应读得昂扬。《声声慢》:词中表现的情绪相当消沉。上片叠字多,节奏可稍快,“怎敌他,晚来风急”宜快速;下片抒情浓郁,宜低沉缓慢。《永遇乐》:诵读基调要保持豪壮;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要稍长停顿;结句为全词主旨所在,要读出作者一吐心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读成悲怨之语。《扬州慢》:朗读本词时,首先要清楚作者描写的意象,体验词人的沉痛之情,把握住悲怆的基调。2.作者的思想状况如何?  (1)南唐后主李煜国亡被俘,从皇帝变为一个囚徒,生活自然天上地下,亡国之痛、囚徒之辱而使他无限苦闷、忧伤、愤懑,所以,一腔愁绪只有倾注笔端。  (2)柳永可谓风流才子,然仕途失意使他郁郁寡欢,身世穷愁而使他饱尝羁旅滋味,所以身世之叹与对现实的不满每每融人词中,以发泄胸中郁闷与羁旅之愁。  (3)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很有才华,年轻时为人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但在宋哲宗昭圣初年,因党派之争,曾多次受挫,几经贬谪,为此,他深感精神痛苦。而《鹊桥仙》却是他借牛郎、织女歌颂坚贞不渝爱情的词作。  (4)李清照是南宋著名才女,然历经丧乱的遭际和数罹灾难的忧伤。她一直在伤离怨别之中饱尝离愁别恨煎熬,长久的寂寞、难以团圆的孤独使她哀愁无限,沉痛无比。  (5)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屡遭贬谪的抑郁,家国残破的忧愤,个人仕途的失意,而且遭人嫉恨、“不为人所容”的处境,使他常有“孤危”之感。  (6}《扬州慢》是姜夔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由汉阳沿江东过扬州,虽距金人最后一次入侵已十年,但扬州衰象犹存,元气未复,那种离乱之忧、黍离之悲依然笼罩心头,所以忧伤悼惜之苦闷是无法排遣的。    (7)苏轼在知密州、杭州、湖州时,曾在诗文中涉及新法弊端,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摘出其诗句,以谤讪朝廷罪而将他逮捕人狱,是为“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本篇便写于黄州贬所,失意惆怅,事业无成,理想与现实矛盾无法排解,难免忧愤。3.各词的结构层次如何? 《虞美人》  作者把即景抒怀和抚今追昔自然交织在一起,形成心潮的波澜起伏而抒发感情。“何时了”充满了哀怨;“知多少”感慨无穷,“又东风”织进复杂心情;“回首”而“不堪”沉痛已极;“应犹在”的推测,出自辛酸的眷恋;“朱颜改”的悲叹,满腹凄凉。句句言愁,而无一个愁字。直至最后,才以滔滔江水为喻,尽情倾吐一腔悲愁。《雨霖铃》  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  下阕:写别后痛苦,伤情无限。  全词围绕“伤离别”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后,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通过不同侧面,层层刻画,步步深入,使意境全出,出人意料。《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业绩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写景、怀古、咏史、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上阕写赤壁雄奇景色,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缅怀;下阕写人咏史,借对古代英雄的仰慕,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鹊桥仙》  上阕:写织女牛郎相会。  下阕:抒依依不舍之情。《声声慢》  上片通过描写动作与感受,渲染出非常浓重、凄苦之情;下片通过残秋景色作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哀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阕:即景生情,追怀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  下阕:陈古警今,借刘义隆失败的的历史教训,警告韩侂胄不应草率用兵,以廉颇自况,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懑。《扬州慢》  上阙:纪行写景,以反衬之笔,概写劫后扬州之荒凉。  下阕:联想对比,伤今怀古,不胜家国《黍离》之悲。【内容探究】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壮情调表现在哪里?※首先,豪壮情调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开篇就显示了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将历史上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词人寻找英雄们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目中最景仰的英雄。接着,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词人会到当年赤壁鏖战的情景。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令人止不住内心激荡,颇有豪壮情调。 点晴聚焦※诵读也有要诀,往往能读出对诗词的理解度,情感的共鸣度,思想的透析度。※诗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与宣泄,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状况,也就基本理解了作者的诗文主旨。※不论是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词,在抒情达意上都注重渲染和铺陈,刻划意境,思路清晰,感染读者。※词人这样来赞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