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公开课教学实录及点评
- 资源简介:
约2380个字。
《散步》公开课教学实录及点评
张家港常青藤中学钱丽华老师的《散步》,以她精巧的构思,亲切无痕的引导,征服了听课师生的心现将上课实录和笔者的评析呈现如下
导入:我们一直徜徉在亲情的河流中,在你心中,家是什么样子的?
【由单元课文导入,自然、亲切,激发学生既有的生活体验】
一件小事
检查预习:课文写哪些人在哪里散步?一句话概括
【将概括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位】
初读感知:(配乐读文)字里行间透露出这家人关系怎样?从哪看出?(学生初谈印象)
设想情境:无边的田野,隐约出现几个小黑点镜头推近,原来是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相携散步,母亲、我、妻、儿
小结初读感受:
唱出生活之美:关系融洽、互相尊重、相互体谅——亲情美
【每一遍读都应有目的,这遍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谈初步印象,再用言语创设情境,既将静默的文字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又将初读后零碎的印象统一起来】
引导写作:(选材上)一件小事,写出亲情之美“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引导写作的切入点巧妙实在】
一次分歧
1.找出这次分歧齐读第六节
在爱孩子和爱母亲的天平上,“我”更侧重的是?(对母亲的尊重、关爱、孝顺)
2.其实“我”和母亲的关系,在“分歧”之前也有铺垫,找出来
我对母亲:第二节,我说:“应该多走走”、“现在她很听我的话”;
第五节,“我和母亲并排走在前面”,一直相依相偎;
第三节中,从一个“熬”字上品味出母子关系(点拨)
冬天是一道坎,一个“熬”字,写尽了儿对母的担忧与牵挂“又熬过一个严冬”,写出儿的释然、喜悦、欣慰这样就不难理解后面“我”的选择
母亲对子:
从分歧中也可看出,母亲对儿体贴,对孙子疼爱
引导写作:(表达上)一次分歧,一波三折,波峰波谷间,闪现出尊老的光辉
3.齐读:“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夸张否?(家庭中,作为中年人身上的责任)
亲子共读:爸爸妈妈如是说(交流本班学生父母所写的读后感受)
投影:莫怀戚谈写作契机——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
小结:
唱出生活之美:既爱幼、更尊老的人性美,中年人的责任感
【把一次分歧单独拎出来,能突出重点,很好地品到“责任”更可贵的是,引导学生从一个“熬”字上,读出儿子对母亲的牵挂,读出母子间的相互体谅这是文本细读的成果,也为下文的进一步理解蓄势,同时与写作紧密结合,很好】
一个家庭
1.自主评价:你最喜欢这个家庭中的哪个人物?
2.出示插图:南方初春的田野,范读“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