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11 15:03: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19道题,约6840个字。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下)中考模拟试卷(九)
  语文试题
  Zhhua913
  一、积累与运用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⑴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⑶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⑷5月26日是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它旨在锤炼意志、挑战极限。这与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空乏其身”何其相似。
  ⑸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两处明显的化用:“       ?把酒问青天”化用自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另一处是“但愿人长久,       ”化用自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
  ⑹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也是古诗词常用的写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2.请根据下面意思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词。
  有人曾戏言:人类的祖先是从树上下来的,树都被砍光了,人类岂不自断了归路?
  广告词:。
  3.名著阅读。
  (1)下面是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讲述了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
  C.鲁滨逊出海经商遇险,流落荒岛26年,白手起家,历经磨难,将荒岛建造成美好的家园,后带仆人“星期五”回到了家乡。
  D.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2)3.请从下面两个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简述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100字以内)
  A. “金蝉脱壳”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西游记》中有一妖怪与孙悟空、猪八戒打斗时就使用了这一计谋。你能简要地把这故事写出来吗?
  B.五行山三藏收悟空
  4.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给“候鸟儿童”下一个定义。
  很多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特性。夏末秋初,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过冬地,春天由过冬地向北再返回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鸟类被称为候鸟。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从事卖菜、卖早点、卖服装等工作,生活水平较低。他们把辛苦钱攒下来,每逢寒暑假,让远在家乡读书的孩子来和自己团聚,享受短暂的亲情。这些孩子不得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自己的家乡与父母的打工地之间。
  “候鸟儿童”是指                 的儿童。
  ⑵观察右图,为这幅图拟写一个标题。


  ⑶班级要举办“关注小候鸟”诗歌朗诵会,班长采用“母子对话的方式”创作了一首《留守儿童之歌》,请你仿照右边的语段,写一段留守儿童的心声,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留守孩子:                 妈妈: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凝视窗前的月光,
  。牵挂就会在心里疯狂地生长。
  妈妈呀——         孩子呀——
  ,妈妈是天边的一颗星星,
  。夜夜会在你的头顶上守望。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1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