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并能简要概括
2.能抓住黄河这一意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诵等手段感受诗歌中的深沉而激昂的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音乐感染法
【所用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记得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者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情感激发: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振奋人心的饱满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幻灯片1之超连接)
三、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幻灯片2)
四、作家作品简介(幻灯片3)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