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藤野先生
鲁 迅
☆学习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线索,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揣摩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
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与主旨。
2、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1、揣摩词句,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理解作者那忧民忧国的情怀。
▲课时安排:2或3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绯(fē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查询搜集古今中外尊师的故事和与尊师有关的名人名言。
3、回忆自己读书生活中哪位老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口头说文,抒发自己的真情,与大家共享。
教师:①准备好有关教师给学生深刻影响的事例,如毛泽东和老师徐特立先生,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福楼拜与莫泊桑等等,以丰富文章的内容。
▲教学设想:
这篇回忆录题为“藤野先生”,但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作者却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课堂上看电影。这些事情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篇的?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是本文的难点。所以,对于本文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悟,多讨论。另外本文所反映的生活年代离现在较远,教师还要作好相关背景的介绍,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