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系列讲座
走向趣味
塘下中学:华丽
趣味,它包括“趣”与“味”两方面的含义。“趣”指能给人以愉快;“味”指能让人去回味。
学生是学习写作的主人,他们对写作是积极寻求,还是消极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动笔,还是厌恶排斥,往往直接影响写作教学。实践证明,有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快乐的活动。这时的写作,就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了。可以说写作兴趣的激发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写作兴趣:它包含写前兴趣、写后兴趣、长期兴趣。
一、写前兴趣:
所谓写前兴趣,就是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作文训练的题目、写作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置于想说、想表达、想写的那种 摇欲试的心理状态。
写前兴趣的激发。有多种方法。例如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给教小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就是《猜硬币》。他把国外带来的稀奇古怪的硬币给孩子们每人发一枚,请他们在稿纸上记录自己手上这枚硬币正、反面的图案、颜色、硬度、直径、厚度等,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这一写,就写了两三百字。然后,他由大到小选出5枚硬币,将它们一一抛起来任其自由落地,让孩子们仔细记录从“老大”到“老五”落地时发出的声音,并且记录时要运用一个恰当的比喻。等到听硬币落地声音的过程完毕,孩子们又写了近两百字。这时又将这五枚硬币打乱顺序抛起,让他们根据落地的声音判断抛出的是哪一枚硬币,并作记录。最后公布答案。然后再对照他们的猜测,请他们写这次“猜硬币”中对或错的感想。又是二、三百字。这样两节作文课,平均写了600多字,而且都是生动活泼的真情流露,没有丝毫的做作,因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也是最方便、最好操作的还是作文训练的写作题目的设计。 “题好一半文”。教师能否出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作文题目是这次作文训练能否成功的首要标志。因此教师要重视命题的艺术。一般说来,命题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