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12 22: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雷雨》研讨课教学设计
静听风 广州师范学院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涵。
     2、揣摩潜台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重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戏剧语言
教学模式:小组任务式(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合作发言——师生总结)
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分析:
这种模式以学生活动和合作为主要形式,它适于篇幅较长、内容深刻的文章或作品。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时间和课堂的主人。此外,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引入合作学习和讨论,学习中应发挥学生互帮互学的作用,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实施这种模式,关键的一环是准确设置任务。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三点: 1.设置的任务必须能揭示文章中心内容、主题思想,或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理解写作特点有直接关联; 2.设置的任务既要富于启发性,又要具有趣味性; 3.设置的任务之间必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拓展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化;4.任务不可太多,应少而精,应保证学生应一课一得。

《雷雨》教学整体安排: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情节。
     4、分析这两场戏的主要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领会作品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分析有关的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1、认识舞台说明在剧中的作用。
     2、归纳主题,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族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3、课外延伸练习: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