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30 20:54: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940字。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语文  设计者:罗仕兰   单位(学校):兴宁市龙北中学   授课班级:初一(5)班
  章节名称
  《苏州园林》
  学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积累本文优美的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爱国思想,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
  学生特征 
  1、学生的观察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学生对于说明方法的理解、使用还不够熟悉。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2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1.语言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性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是就一般情况说的。
  2.有时语言表达得更肯定,毫不含糊。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1)作比较:将苏州园林与国外一般园林“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体现了错落变化的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2)打比方: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形象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举例子: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使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直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