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11 23:5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案例
琼海市华侨中学 吴荣
教材分析:
  这篇悼词中,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进行了论述,并运用记叙抒情,叙述逝世情形,表达哀悼崇敬。全文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准确选用关键词语、修辞方法、严密长句,对本文表情达意、表现形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特点在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所体现。
  教学目标: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激发对马克思崇高人格的敬仰。
  (2)、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逻辑性,体会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悼词的文体特点,修辞、单句、复句等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理清各段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马克思逝世情景及时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总论。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长句的作用与表达效果。
  教法设想:本着启发诱导的原则,以剖析结构、理清思路的方式,把握全文逻辑关系;以理解关键词、解剖长句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感情丰富、复杂、细腻。崇高卑劣、生老病死,激发了人类强烈的情感。同时,人们也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价值判断,悼词就是人们表达哀悼的方式之一,而对于一个时代巨人的离去,这种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简介背景,检查预习:
  (1) 检查预习:这篇悼词是谁在何时何地发表的?
  (2) 教师作完整介绍: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在伦敦去世;3月17日,在伦敦海持公墓举行了葬仪,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悼词。
  三、简介悼词的文体知识 (出示投影):
  
                 开头:介绍逝世时间、地点、情景等         
      悼词(对逝者表示哀悼的话)  主体:叙述逝者经历.产要成就、贡献
                 结尾:表达哀悼,对生者提出希望要求
  
  四、范读全文,理清全文各段逻辑关系:
  (1) 要求学生根据悼词的特点,找出本文结构的三个部分,概述大意。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不幸逝世(第1段 );贡献地位(第2至8段 );深远影响(第9段 )
  (3) 在(1)、(2)步的基础上,深入解析全文的逻辑关系:
  全文9 段间的逻辑关系如下(以图示法标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