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11 23: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归去来兮辞微型教案
代盛江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
2、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老师先唱《归去来》,)《归去来》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后,甘愿淡漠尘世繁华,抛弃尘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去寻找一个自里自在的世外桃源。文学是这样,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厌倦了黑暗的官场,不满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而去,躬耕田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归去来兮辞》。
[简介作者]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他的五言诗可分两类:一类是咏怀诗;一类是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影响较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
[解题、简介辞赋]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背景简介]
陶渊明四十一岁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