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5
- 资源简介:
约4320个字。
1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设想]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开篇,从季节气候入手写起,以冬天的济南收束,最后落笔在济南城上,点明本课介绍的是冬天的济南,有总括全文的作用。文中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征来写,全文基调一致,层次井然有序。可以说,“温晴”是文眼,文中山、雪、水、城、人,无不带有温暖晴朗的色彩。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温晴”二字,并从“温晴”转化为“温情”,在反复诵读中体悟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体味老舍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体味济南冬天“温晴”之美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方法
3、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亲切、自然的语言
[教学难点]
抓住文眼,感受作者表达的安适惬意的情感及浓浓的济南“情结”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导引法;诵读法;背景结合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冬天万物萧条,没有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清冷,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却是那么的可爱。我们知道,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对济南、对山东一往情深。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的脚步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特殊的美丽,看看作者是怎样发现美,又是怎样来表现美的。
(二) 整体感知,引出“文眼”
(1)从结构切入: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确:山、雪、水、城、(人)
(2)从关键词切入:
济南的冬天给你什么感觉?用文中的词语加以概括。(温晴、暖和、舒适、宝地等)
明确:①“温晴”是本课的文眼,文中山、雪、水、城、人,无不带有温暖晴朗的色彩。
②“温晴”即温暖、晴朗、温和、暖和等
板书:
(三) 研读课文,感受“温晴”
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给其“温晴”感觉的句子,并让他们举例说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利用反复朗读,突出板书“暖山、暖水、暖城、暖雪”,让学生体味济南冬天“温晴”的感觉。
最后教师小结:如果说“温晴”是描写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那么其周围的景物,包括山、雪、水、城,在这种“温晴”天气的映照下,给人的感觉便是不冷也不热,暖和舒适,可用一个“暖”字来概括。
[明确]
(1)暖城——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着风把它们唤醒”
(用“晒、睡、醒”一连串的拟人写法,写出了济南的舒适、温暖,给人以“温晴”的感觉。教师还可让学生想象会回忆自己在阳光下睡觉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