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专题之修辞格的运用
教学要点:
纵观高考题目,考查修辞方法辨析的不多,主要考查对其理解与运用,要能分析、体味其表达效果,根据要求恰当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今后高考将更加突出语言操作的实用性,扩充语言运用的考核项目,有关修辞的考查,将会更加突出这方面的特点。考查方式:现代文阅读中可能随机出一些对修辞作用把握的题目,语言运用中可能有按要求运用某种修辞万法造句仿写的题目。
重点:《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八种常见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难点:对运用各种修辞方法的把握,对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
热点: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一.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知的某种事理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理或情境的修辞格。它由本体、喻体、喻词三部分组成。根据这三者的关系,比喻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明喻:本体、喻体是相似的关系。常用喻词有:像、似、如、好像、好比、好似、相同、犹如、仿佛、宛如、像……似的等。
典型格式:甲像乙
如:(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2.暗喻:本体喻体是相合的关系。常见喻词有:是、成为、变成、当做、等于等。
典型格式:甲是乙
如:(1)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都成了水墨山水。
(2)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
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如:
这里是花的海洋。(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本体与喻体是注释关系)
3.借喻:只出现喻体。如:
(l)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2)圆形的下巴劾,有短短的黑胡茬儿,要是仔细看,那里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了。
另外,还有一种用几个喻体说明或描述一个本体的比喻,我们称之为博喻。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注意:用了“像”或“仿佛”等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
(1)比较句不是比喻句:他长得像他父亲。
(2)举例句不是比喻句:我们班最近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像张丽把积蓄的零用钱寄给了灾区人民,王倩主动地每天到医院里为刘玲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