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情感——传统美德教育的突破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18 13:41:00
  • 资源来源: 本站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环境与情感——传统美德教育的突破口<br>
王洁<br>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美德的民族。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纵观中国历史,传统美德教育始终于三千多年前的周公旦“制礼作乐”,再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亦将美育放在与规范社会政治制度、伦理观念的礼仪同等重要的高度。由此而产生了历代的志士仁和模范精英,进而才有中华民簇的强盛,才有傲然挺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今天。<br>
  看来,我们不可忽视传统美德教育的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上反传统美德势力的猖獗和整个社会美德水平的下降,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幸福、社会和安定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因此,传统美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从哪里着手呢?要实施这个计划,确实叫人无从下手。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它实施的对象在感情丰富、灵活多变的人,而不是机械的强加于一个固定不变、无情感的物。所以,传统美德教育应环境陶冶与情感感化齐抓。<br>
一、情感感化法就是利用某种情感来感化受教育者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教育者利用高尚的人格、道德品质对受教育者进行触动、感化,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教育者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感化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不仅产生美的享受,而且从中受到感化、陶冶。<br>
    1、作为教育者应率先垂范。对受教育者来说,家长、教师都是教育者,很多时候教育者的行为能直接感化受教育者。如在劳动时,如果教师不仅督促学生,而且率先参加进去,那么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跟着教师干,即使再脏再累他们也会坚持,这就是教育者人格力量感化的结果。这种方法就是身教胜于言教,只要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做出某种要求之前,自己率先做到,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做到。<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