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40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展示第1张)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展示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1的第一册第四单元是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这一单元收录了新闻特写两篇,报告文学、通讯各一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特写,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第二篇。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经典之作,它获得了1958年的普利策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描述了曾经是德国法西斯的 “杀人工厂”,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的情形,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出,然而在这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写出了没有新闻却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课件展示第2张)
2、说教学目标
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既应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品读文章,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
(2)细心领悟,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把握文中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对新闻特写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在课堂上,鉴赏应该尽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愿听爱读,积极主动地鉴赏作品的习惯。因此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问答欣赏法、探究式学习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以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第3-13张)
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25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课件展示第14张)
第二步: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查资料介绍,老师再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阅读全文,品味文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把握文中的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并且讨论问题:
合作探究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课件展示第15、16张)
2、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课件展示第17、18张)
分析鉴赏(阅读第三至第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