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写作指导(广外外校 李永)
一、模拟命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病”、“药”这两个词既有其基本含义,也有其丰富的比喻义。身体有病,就要诊治、服药;计算机感染病毒,须用软件杀毒;城市交通出现“肠梗阻”,就要下猛药整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能不寻找解决的办法;思想观念存在错误,得用某种“良药”进行矫治;规章制度不合时宜了,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可见,“病”与“药”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请就这两个词的不同含义,以“病与药”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命题依据
1、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教学要落实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达到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而考生的作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能集中体现三方面内容整合程度,因此,高考应当选用那些能够兼顾有这三方面内容指向的命题。
2、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近两年以来的高考作文题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道德判断,作文题在感性和理性、情商和智商、观念和方法等方面具有综合考查的性质。
3、在高考考场的特定环境里,高考作文题要让考生较快地产生认同感,易于调动他们自身的各种积累,激发深层思考,充分体现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反思自我、规划自我的素养与能力。
三、思路导引
(一)、概念关系解析
概念之间的关系,基于其基本含义和比喻义,大体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1、问题类
有些病目前是无药可根治的,比如爱滋病、“非典”,沙尘暴、臭氧层空洞,腐败现象、恐怖主义等等,积极用药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想办法除去这些病产生的土壤。
有些病用药不对症,浪费时间,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对个人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对社会、民族带来灾难。
其他如真病用了假药、真药用于假病之类的现象。
2、对策类
不管是何种病,预防第一要紧。一旦有了病,就要积极采取措施,犹豫、拖延、回避都是慢性自杀的行为。身体上的病,思想上的病,自然环境的病,社会环境的病,都要找到医治的良药,也就是解决方案。另外,怎样用药,用药的时机、节奏、疗程,都大有讲究。
(二)、分类写作指导
1、立足于基本含义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