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一)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6830字。
2012江苏高考信息卷
语文(一)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蛛丝马迹 一如继往 好高骛远 掉以轻心
B.世外桃园 川流不息 谈笑风生 走投无路
C.声名鹊起 滥竽充数 共商国是 额手称庆
D.竭泽而鱼 墨守成规 寥若晨星 变本加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月中旬的某几天,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会出现短暂而绚丽的“火瀑布”景观。当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撒满马尾瀑布上方的岩石,奇迹开始出现,整条瀑布的水反射出火红色的光芒,宛如灼热的熔岩飞流直下。
B.《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共分香港话你知、书香两岸、“读”害不浅、文化评论等六个部分,文字简洁明快,印刷精良,装帧考究,备受作者以及读者的喜爱。
C.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建议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原因,是因为恢复“五一黄金周”既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又能缓解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同时给回家探亲的人带来更充足的时间。
D.在今年各种“两会民意调查”中,食品安全仍居于突出位置。不少代表认为,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机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让消费者维权成本降低,违法者的成本提高,这样比单纯加强监管要有效。
3、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出宇宙可能是由什么组成的。不要超过15个字。(4分)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脱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组成的。但在最近几十年中,科学家越来越发现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天文学家认为,组成恒星、行星、星系——当然还有我们——的物质,或者叫普通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不到5%。他们估计,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发现的粒子组成的暗物质。剩下的70%呢?天文学家认为那可能是暗能量——让宇宙加速膨胀的力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家正在用加速器和望远镜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找到了,其意义肯定是宇宙级的。
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完成有关题目。(5分)
北京的梁林故居被拆,出现了一个词:维修性拆除。据说是北京市东城区文委说的,是政府的文化部门替开发商说的,而北京东城区文委对此没有反应。有人写了篇文章,说梁林故居被拆了,谁来负责?问责于谁?谁来问责?结果北京的文物部门出来说,这个事情要问责。谁问责?公安局,最高的罚款额度是五十万。果然没有两天,报纸发出消息来,罚款五十万。罚款五十万后,这个废墟还放在那呢。没人管,文物部门也不管,也没任何说法。说白了就是五十万摆平了。
(1)材料里的“梁”是: “林”是:
(2)请就这一事件确定一个角度,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则不超过30个字的评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
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两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檑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入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太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赜。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选自《惜抱轩文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 举:成功。
B.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甫:刚刚。
C.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 造:建造。
D.君始出,试为溧水令 试:任用。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袁枚“文才出众”的一组是(3分) ( )
①君之少也,为学自成。 ②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③君亦遇事尽其能,事无不举矣。 ④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⑤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⑥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袁枚在巡抚金鉷的推荐下,参加了当年的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一下子就考取了,在考取的二百多人中,袁枚的年龄最小。
B.袁枚的骈文、散文都很精熟,他的文章既能符合古人的作法,又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而于诗歌的成就最高。
C.袁枚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后,即被派放到江南任职,最初任溧水令,后来被调到江宁担任知县,最后被排挤发放到陕西任职。
D.袁枚一生尽管没有能够做到什么大官,但他却很有治理才能,在江南任职时能得到地方百姓的好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2)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3)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根据诗歌内容说说诗人是如何紧扣“恣行”构思的。(3分)
(2)尾联“不妨游衍莫忘归”中的“莫”字是作“不要”解还是作为“暮”的通假字看呢?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3)宋人的诗歌常含有理趣,请简要分析颈联所蕴含的道理。(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2)盖均无贫, ,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 ,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6)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7)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8)破帽遮颜过闹市, 。(鲁迅《自嘲》)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永远的陷阱
星竹
(1)南非的沙比亚丛林,至今还生活着相当原始的西布罗族人。他们生活得平静,自然,悠闲,一生几乎都不劳动。他们的食物来源单一,就是四季里经过丛林地带的那些动物。让人惊讶的是,西布罗族人的捕猎方法更是简单,他们没有猎枪,甚至也没有弓箭,就是让动物们自己跑到他们的陷阱里,他们只是按时地去收获。这些陷阱极其原始,世世代代都一样,就是我们做孩子时常常玩的那种胶泥。
(2)西布罗族人在丛林的湿地上运来许多胶泥,将这些胶泥铺成一亩地大小的地方,然后放上一只鸡或是一只野兔。然后他们就是等待了。凡是吃肉的动物,只要走进丛林,便会被兔子和鸡吸引,一步步走入泥沼,越挣扎越深。陷入被动的动物又会引来更大的动物。几天之后,泥沼地里就会被许多猎物点缀。这时西布罗族人抬来木板,铺在胶泥上,将猎物们收入囊中,轻而易举,祖祖辈辈不变。
(3)同样,居住在大西洋撒拉丁小岛上的丁尼族人也不劳动,他们同样过着一种较为原始的生活。他们与西布罗族人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只是他们捕猎的方法不是用胶泥,而是学蜘蛛,用一张张细细密密的粘网。他们把粘网挂在树上,鸟、猴子及树上的爬行动物便都会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