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5 12: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张正平 陆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由此《语文课程标准》把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何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限于能力,笔者就自主学习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般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自己决定学什么,怎样学,自己总结评价学习结果)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自我导向”(即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自我激励”(即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监控”(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我们不能把自主学习简单地等同于“自学”,甚至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通常被称为自学,但自学的内涵较含糊,它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的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而自主学习则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其实质是独立自主地学习,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其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超前性。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完全的独立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中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应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绝不能认为倡导"自主学习"就意味着淡化教师作用,就是让完全学生自己去学,自己置身事外。教师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积极的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让他们能从教师这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当然中肯的批评也是一种心理激励,学校教育中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是对的,也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表扬肯定学生,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过分宽容。对学生还是应该严格要求的。只要你出于爱心、注意方法,批评学生也能达到积极的作用。否则“自主学习”就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