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24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
 	A.仆(pú)妇  	熟谙(ān)  	驯(xùn)骡  	厢庑(wǔ)
 	B.宫绦(tāo)  	言讫(qì)  	偏裨(bài)  	迤(yǐ)逦
 	C.垓(hé)心  	央浼(měi)  	忖(chǔn)度  	伺(cì)候
 	D.寻(xún)思  	粮饷(shǎng) 	赍(jī)发  	城垣(yuá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援例  憨顽  敛声屏气  蘖根祸胎
 	B.亵渎  惫懒  放诞无礼  天理昭然
 	C.告诫  撕混  彩绣辉煌  掎角之势
 	D.搠倒  翠幄  盛装丽服  伏侍不暇
 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今至其家。
 ②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   之处,只管说得。
 ③是夜,十娘与公子议及   之事。公子道:“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非千金不可。”
 	A.何况  委屈  终身	B.何况  委曲  终身
 	C.况且  委曲  终生	D.况且  委屈  终生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始两天硬闯经常是被拦回,后来终于总结出一套“闯关”秘籍,算是摸着门、
     上了道,并且屡试不爽。
 	B.在冰心老人的《寄小读者·通讯十八》中,有一句话写得十分有意思:船儿只管乘
     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
 	C.巴特尔将在今天赶赴美国,稍后飞往纽约与尼克斯队签约。王治郅在迈阿密,姚明
     在休斯敦,三大中锋又成掎角之势。
 	D.眼下的MP3市场就到处流行着这种“买椟还珠”式的滑稽表演:为了所谓的时尚,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MP3时,首要考虑的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包装是否迷人。
 5.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
 	A.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B.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
 	C.林冲就伏在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声,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
     再也推不开。
 	D.古典小说能够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
     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会。  不经:不合常理
 	B.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便宜:方便
 	C.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的钱财。        不合:不该
 	D.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态度:对事情采取的行动
 7.为空缺处选择语句,最连贯自然的一组是		(  )
 	①第二个削肩细腰,(a长挑身材b身材长挑),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②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a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b后面的正房大院就在厅后)。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A.aa 	B.ab 	C.ba 	D.bb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清代曹雪芹创作、高鹗补续的伟大的现实主
     义巨著。
 	B.《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是在流传的宋元
     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C.罗贯中,太原人,别号海湖散人,代表作品是《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他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D.《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编者冯梦龙,收录的是宋元明
     文人仿照“话本”创作的“似话本”。
 二、(12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