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晚自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巩固训练(六)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4/23 14:59: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70个字。

  晚自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巩固训练(六)
  第一部分《黄河颂》基础知识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山巅(  ) 澎湃(  )(  ) 屏障(  ) 哺育(  )滋长(zī )
  2.《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以     为创作背景,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了黄河的形象。
  3.全文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  ”,开宗明义地说出了   的主题。
  4.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分明,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    ”。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  ”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歌颂      ;最后由实到虚,歌颂          。
  5.歌词中三次出现的“啊!黄河!”把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二是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三是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精神源远流长。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6.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答: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②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7.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答: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9.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有什么区别?
  答: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10、在描述黄河之景时,近的特写景头是:“、”两句,全景式的总写的句子是:“、。”纵向描写黄河流向的句子是:“、”最后横向展开。
  11、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