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案13
- 资源简介:
约1880个字。
《黔之驴》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 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质疑讨论
1、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2、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 窥kuī 骇hài 遁dùn
噬shì 狎xiá 踉liáng 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反馈交流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