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说课稿1
- 资源简介:
约3590个字。
《沁园春•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雪》编排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两篇精读课文的第一篇,居单元之首。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生花的妙笔,上阙写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阙论史,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品读这首词,不仅能品味其精美的语言,更可领略到伟人的精神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据此,结合这一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的背景、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品味其意境,理解词作所抒发的情感。
2、背诵这首词,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
3、品味词作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4、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乐观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所谓“三分诗七分读”,我把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品味鉴赏能力作为学习重点之一。
深入感知词作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是学习这首词的重点所在。
教学难点:
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准备运用以下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要注重朗读,朗读要贯彻课堂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3、讨论法:使全体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搜集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2、朗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走进文本,初读感知——研读文本,指导朗读——品读文本,激扬文字——诵读全词,升华感情;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借此落实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