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射阳实验初中2012年春学期期中调研初三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6920个字。
射阳县实验初中2012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①洛阳亲友如相问,。②居高声自远,。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⑥伤心秦汉经行处,。
⑦,病树前头万木春。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⑨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6分)
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椹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 ),生机勃勃。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曳()镂()
(2)上面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不管挺拔巍然 B.尽管挺拔巍然
C.尽管苍劲傲然 D.不管苍劲傲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公然抛出“南京大屠杀历史不存在”言论后,曾先后两次表示无意收回相关言论,并拒不道歉,国人对此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姚明已经闪出空挡,拿球正要上篮,防守不及的波拉德一不做,二不休,伸出长腿就摆在了姚明和篮框之间,姚明躲闪不及,被绊倒在地。
D.清明节期间外出旅游,我们一家人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至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B. 从一个边缘球员到当选周最佳只花了一周的时间,如今又入选全明星新秀赛,美籍华裔球员林书豪的爆发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Linsanity”的热潮也惹来不少争议,媒体甚至开始探讨林书豪加入中国男篮的可能性了。
C. 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D. 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执政为民,一切为民,人民至上。
5、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任何意欲走向清明的权利,必然以透明为首要条件。②惟其如此,监督的社会化才是可能的,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超越于社会监督之上才是可能的。③也就是说,真正的公开是面向全社会的。④如同官员应公开其财产一样,政府应当公开其财政收支与预算。⑤信息公开是政治透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透明的必然表现。⑥这种公开,不只是形成一种“内部透明化”状态,而且要形成一种“透明社会化”的状态。
A.①④⑤⑥②③B. ⑤①②③⑥④C. ⑤①④⑥③②D.①④⑥③②⑤
6、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霍小光、张宗堂) 植树催浓春意,播绿造福后人。3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前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同少先队员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5分)
(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高尔基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其中的作品。
D、武松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2)“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写的《》。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______、______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8、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
(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南宋)高翥)
(2)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宋)程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