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11780个字。
课题 《童趣》
课型 课内精讲 课时 2课时 主备 贾桂杰
审稿 王丽丽冯玉芳 领导审核 备课时间 8月8日
授课时间 班级 学生姓名
预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
2.提高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3.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4.疏通文句,把握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内容——复核背诵——由浅入深——逐层渐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己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预习重点 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预习难点 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预习方法 1.读译结合法
2.译述法
一、走近作者、作品:
沈复,字_______号_______。《浮生六记》_______代散文,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______________。
二、译读梳理,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疑难字词。并掌握如下字音:
童稚()鹤唳()怡()然称快土砾()
丘壑()癞虾蟆()藐小()项为()之
强()
2.划分朗读停顿,分清句读。
3.再读文章,边读边体味,并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课题 10课《论语》十则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2课时 主备 王丽丽
审稿 冯玉芳贾桂杰 领导审核 备课时间 8月8日
授课时间 班级 学生姓名
学
习
目
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
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休养
教学
重难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作者_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鲁国陬邑人。_________末期杰出的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2.文学常识:
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_____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是_________体、_________体、_________体。
二、朗读,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
愠()曾()传()罔()
殆()诲()说()
2.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重点掌握以下字词
①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