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致空气》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3 12: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致空气》
  
 一、教学目标: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巧妙的构思。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
  2.速读课文思考:(点击课件中的“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