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学设计方案
- 资源简介:
约1750个字。
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行路难(其一)
科目 初中语文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提供者 郑惠玲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本课选的是第一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本诗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品味诗句,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
(3)对比阅读,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学生是八年级学生
•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学生对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反复诵读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有感情的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感情。
(2)联想想象策略:联系教师所提供的关于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发挥联想与想象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4)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必修(下册)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情景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而唐代更是一个盛产诗歌的朝代,唐诗好比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所创设的高度,后人无法企及,在唐诗的星空中,闪耀着三千多颗明星,在这些闪耀的明星当中,有哪些星星发出的光芒最为璀璨呢?(请同学简要介绍李白) 例举唐代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