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60个字。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捕捉校园生活中带戏剧性的故事,并运用所学的戏剧文学知识,把它编成校园剧,或将故事性强,冲突较激烈的课文改编成剧本,排练演出,以在学生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展示才能,激发创造力, 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培养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回顾戏剧相关知识,回忆优秀小品或戏剧,分析其成功之处,让学生明确戏剧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用课件展示)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文学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其特点是:
(1)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剧本应该集中在几个场景中突出刻画主要任务,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因而剧作家在考虑篇幅,人物,故事,场景时应尽可能做到集中,凝练,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过多,故事应单纯,生动,场景不宜变换频繁.
(2)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在特定情境下由人物意志支配的动作所体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人物性格冲突.把戏剧冲突理解为主要是人物的\'性格冲突\',是要求剧作家在创作时把人物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结合起来,着力塑造好人物性格,使冲突双方都具备生动,丰富的个性,并通过他们之间的冲突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
(3)台词的动作性,个性化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没有动作,就没有戏剧.尤其是话剧,是语言的艺术,其中,人物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戏剧艺术对动作的重视决定戏剧语言必须具有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一方面是指要通过它激起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另一方面是指要能通过人物的外在动作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性格特征.
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三,活动过程
(一)学生通过讨论,选取校园生活中学生感兴趣,带有戏剧性,具有一定意义的题材.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生活,铸就慧眼.题材可以是许多个,让不同组分别编写.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戏剧题材所在皆是.如\'同学打架风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