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4/1 18:29:2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40个字。

  枣核
  江苏省盱眙中学刘立江
  教学目标: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作用,理清结构层次;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具体的语境,通过朴实的语言,理解人物沉深的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常常表现在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上。无论他们走到哪儿,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花草树木都会萦绕在他们心头,海外游子们常常会找一个具体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思乡爱国之情,你能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回答,例:乡土、植物的种子、家乡或亲人的照片等)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结识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籍华人,看看这位老人是如何寄托自己的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蹊跷() 殷切()山坳()镶嵌()掐指一算()  
  玛瑙()嫣红() 匀称()泛舟()故弄玄虚()
  2.解释下列词语
  泛舟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
  3.作者简介
  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蒙古族人,祖籍内蒙古,1910生于北京。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美国点滴》,《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中的一篇,写于1980年4月, 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四.自主活动,指导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