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点辩证分析
湖南省新化县第四中学 刘琦
教学目标
1.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提高作文说理能力,能够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得出合乎整理的结论。
2. 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难重点
1.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提高作文说理能力,能够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得出合乎整理的结论。
2.掌握辩证分析的具体方法,准确运用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
讲练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要求
作点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维,或一分为二认识事物,或从比较异同思索,或从侧面与全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都有助于全面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提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全面的观点或理由。
首先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
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2)主次关系。(3)取舍关系。(4)条件关系。
2、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用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请文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则故事涉及的人物只有两个,情节简单,主要是写薛谭接受教育继续深造的故事。
具体地分析材料(对故事多角度的思考),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就容易写出新意。这则故事材料的立意举例如下:(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情绪,可立论为: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2)“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育帮助,可立论为:知错就改,为时未晚;(3)“终身不敢言归”,这种态度不对,值得思索。可立论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广投名师博采众长”;(4)“未空青之技”,急于辞别回家,会导致学业半途而废,可立论为: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5)“抚节高歌,声振林木”这种教育方法很独特,可立论为:春风化雨,高歌感人;(6)薛谭“不敢言归”,秦青就让其一直在自己门下。可立论为: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