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学案14
- 资源简介:
- 约5000字。 - 二十二 鸿门宴 
 一、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本纪是给帝王作传的类别,世家是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是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书指典章、书籍,表是大事年表。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作者司马迁(约前145一约前90),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二、通假字
 1. 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色彩)
 2. 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都)
 3. 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都)
 4.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5.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6.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倍:通“背”,违背,背叛)
 7.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8.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都)
 9.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10.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13.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三、一词多义
 军
 1. 沛公军霸上(动词,驻扎)
 2. 为击破沛公军(名词,军队)
 使
 1.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派)
 2. 使子婴为相(任用)
 幸
 1. 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
 2. 故幸来告良(幸亏)
 从
 1. 张良是时从沛公(跟从)
 2.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带领)
 辞
 1. 卮酒安足辞(推辞,拒绝)
 2.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
 3. 大礼不辞小让(名作动,讲究)
 4. 何辞为(辞别)
 5.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辞别)
 如
 1. 杀人如不能举(好像)
 2. 如惠语以让单于(按照)
 3.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往)
 让
 1.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2.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举
 1.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