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系统复习资料(一)
词 义
一、考试目标:
掌握规定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和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
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二、复习要点:
(一)一般词义的解释:
由每个字的意义构成整个词的意义。如:满意,即满足自己的意愿;烦躁,即烦闷急躁;奇观,即奇异的景象。
词义侧重于词中某个字的意思,另外的字义失去意义,即偏义词。如:睡觉,就只有“睡”的含义;国家,就只有“国”的含义;人物,就只有“人”的含义。
由原来意义产生引申义、转化义或比喻义。如:东西,现指事物;分寸,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领袖,指党政或群众组织中的领导人。
(二)文中语境义的理解:
要联系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明确词语所指的范围,注意比喻义和引申义。
例1:可她实在太累了,即使站立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
分析:在这里指的是“来球”,而“刁钻”本意指“古怪,狡猾”,这里引申为富于变化。
例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分析:“翡翠”这里应指“巨浪”,它运用了比喻手法,“翡翠”是绿色的,因此,语境义应指绿色的波浪。
②要联系文中作者的态度,明确词语的特定感情色彩。如褒作贬(反语),贬用褒等。
(三)初中语文常用词语和疑难词语举要:
(1)熟谙:熟悉,精通。 (2)自度:推测,估计。 (3)通衢:道路。
(4)钦差:差遣,派遣。 (5)恚怒:抱怨。 (6)搦管:握,拿着.
(7)却看:回. (8)曲宥:不公正的宽容、饶恕
(9)秀颀:修长高大 (10)韬晦:收敛锋芒,隐藏才能,以避免别人注意和猜疑
(11)肆虐:指任意搞破坏 (12)逞强:显示 (13)媲美:匹敌,比得上
(14)如晤:会面 (15)系念:牵挂 (16)谆嘱:教诲不倦
(17)佯装:假装 (18)囫囵:完整,整个儿 (19)风韵:情趣
(20)轶事:同逸,散失,失传 (21)勋鉴:表示是请看 (22)昭著:明白
(23)憩息:休息 (24)惬意:满足 (25)浩瀚:广大
初中语文系统复习资料(二)
文 字
一、考试目标
识字量至少达到3000个,掌握规定课文中的常用字。
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书写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
掌握查检字典、词典的知识,能使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检字法。
二、复习要点
汉字的构造:
象形:即依照实物,画成和实物形状相似的图形的造字法。均是独体字。
例:人 日 月 水 火 山 网 子 马 木 车 瓜 鸟 竹 气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或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一些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另一种新的意义的方法。均为独体字。
例:一 二 三 上 下 刃 本 末 甘 小 天
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合起来组成表示一种抽象的意思的方法。构成字的部件只表示与意义有关,均不表示读音。是合体字。
例:明 休 苗 炎 初 染 尖 尘 好 森 男 伐 闪 林 烦 涉 旦 看 泪 囚 岩 鸣 帘
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合成字的方法。即有一部分一定与字的读音有关。是合体字。
Ⅰ.组合方式有:
Ⅱ.
1、汉字有80%以上是形声字,但声旁不等于字的读音:
例:1、沾 玷 鲇 2、棵 裸 踝 3、汹 胸 酗
4、咯 洛 铬 5、洋 详 恙 6、抨 评
2、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