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1 7:2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唐代诗歌教案

绪 论(2课时)

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即帝位,建立唐朝。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

隋 —→ 唐 —→ 五代十国 —→ 宋
(581)  (618)    (907)    (960)


(总379年)

第一节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诗的繁荣

1、唐朝国力的强盛,达120余年之久的“天可汗”的实际存在,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中外文化的交流,胡汉文化的交融,统治者华夷一家的政策,造成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南北文化的交融,各去其短,合其两长,南方的“文”装点了北方的“质”,北方的“质”补充了南方的“文”,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4、科举制的推行,刺激了文人的功名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一大批寒门士子进入仕途,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和关山塞漠,促进了文学的新发展。
5、唐人恢宏的气度和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理,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很大的发展,都对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 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

1、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大都有漫游的经历,他们漫游名山大川、通都大邑、关山塞漠,找到了新的体验,拓展了文学的题材,丰富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促进了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发展。
2、唐代士人入仕的途径很多,除科举外,入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创作和词的产生以及小说的发展,都有影响。
3、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山林的清幽环境,对于士人情趣的陶冶,审美趣味的走向,都会有影响。唐诗中那种清幽明秀格调,与此有关。
4、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文人的贬谪生活,也丰富了唐文学。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于生命的执著、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

第三节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

唐代近三百年间,以儒学为主,对佛、道思想兼收并蓄。儒家思想给文学带来了进取的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的心境表现,涌现出了一批诗僧;道教的影响促进了诗人思想的解放,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它们对于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节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有唐一代,诗歌、散文、小说(传奇)、词等文学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既是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的南北中外融合等外因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的结果,也是文学自身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唐诗的发展轨迹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