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0870字。
浙江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原创)
A.侪辈(chái) 跛脚(bǒ) 巢穴(xuè) 亢奋(kàng)
B.阐明(chǎn) 粮囤(dùn) 瘪三(biē) 翘首(qiáo)
C.痤疮(zuò) 垓心(gāi) 装殓(liàn) 稔知(rěn)
D.处理(chù) 血泊(pō) 瘪谷(biě) 教诲(hu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原创)
A.湖南某报提前登出福彩中奖号码,相关人员解释为“巧合”。消息虽短,却让人浮想联篇,网友揣测说其中存有“猫腻”,甚至直指公开造假。
B.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满足于给自己创造1%~2%的利润,中国最终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失去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
C.捧一杯绿茶端坐台前,依一枕软垫慵靠床头。春意阑珊,鸟儿的鸣叫声夹杂了人们的吆喝声以及汽车的喇叭声,自然的和人为的声音,都被一本于丹的心得过滤得清澈悠扬,如琴瑟瑟,如水潺潺,如风萧萧。
D.在世界杯上,阿根廷曾两次遭遇死皮癞脸地坚持防守反击的英格兰队,在08年,阿根廷人用自己猛烈的攻击摧垮了英格兰“引以为傲”的防线,将其淘汰出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原创)
A.纵观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总会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B.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的政权颠覆斗争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引而不发。
C.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令人扼腕,一个月后,山东烟台“最美女孩”车流中勇救伤者的事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D.今后沿海三岛将同时开发成造船基地、旅游休闲娱乐之都,这是幅前景广阔的图景,面对规划展台,尤总经理显得踌躇满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原创)
A.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公司专业的技术人才、雄厚的技术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创新,开拓市场,竭诚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完善的服务。
C.国家多次调整货币政策,使从正规渠道借贷的资金趋紧,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从而很容易形成资金从相对宽裕的民间向趋紧的企业或行业流动。
D.第七届城运会向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届精彩难忘、绿色生态、欢乐祥和的体育文化盛会,它将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和影响长久的印记。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福州三中高三月考卷改编)
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①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
②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
③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
④清代之前,扬州靠着大运河,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
⑤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
⑥而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
A.②①⑤④⑥③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③①②⑤⑥ D.④②①⑤③⑥
6.请在横线①处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画线句构成排比,并在横线②处写一句总结性的话。(4分)(原创)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不去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恼时为你送来缕缕馨香;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去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献上一抹新绿; ① 。因为, ② ,你怎样对待它,它就会怎样对待你。
答:① (3分)
② (1分)
7.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原创)
⑴请用简洁的话语描述画面的内容;不超过6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温州高三测试改编)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许多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只是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剌激。“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