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写作教程——主题、材料及写作过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8 18: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中学写作教程:主题、材料及写作过程
一、主题的含义
1、 文章表达出来的作者对客观的旨意、见解、主张,所以文章的主题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通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见解、意图、主张;在论述文章中,文章主题不是论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2、 主题: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反映生活现实象时,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的意见和中心思想。
3、 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及其表现:
(1)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价值的大与小,质量的高与低,生命力的强与弱,就在于主题是否在于正确与深刻。古人云:“同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篇文章的主题正确与深刻,才有意义,否则,就黯然失色。
(2)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主题统帅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设置,语言的遣用,表达方法的使用和标题的设立,古人云:“常谓情志所托”主题是“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后汉书·范晔》)
二、主题的形成:
主题不是从在上掉下来的,不是人头脑所固有的,而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反复认识、理解、感受而产生出来的。所以其条件是:
4、 充分占有材料是形成主题基础,毛泽东在《实践论》“只有感觉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的)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不应该凭主观想象,一时热情,死书本来得出结论。我们反对“在屋里锤点子,跑到下边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主题先行”的作法。写文章不是我想写什么,而是应当写什么。
5、 深刻地领悟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主题的形成在人头脑是有一个过程的,当作者体味生活和研究事实材料时,最初在大脑里是一种朦胧状态,就叫做“过电影”过程,感情成分具多,但当作者进一步进入“角色”,深究问题本质时,某些事件、人物、问题、事例逐渐渗透作者思维,使其受到震动,得到启发,于是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思想光辉,问题的症结,事例的本质,在作者头脑里陡然显现,这里作者头脑豁然开朗,从朦胧到觉醒再到心领神会,一篇文章主题就这样萌生了。(朦胧——觉醒——升华)
6、 主题形成的偶然性——灵感。灵感:对事物的顿悟。科学里作者在感受、认识、理解生活时,由于某种触媒的刺激,通过联想面陡然产生出来的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异乎寻常的发人深思、富有哲理的具有见解的思想和主张。(战争:是孤儿和寡妇。)所以灵感需三条:
(1) 灵感的客观因素,想产生灵感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所以灵感是植身生活之的,一个有头脑、聪明而无丰富经验、知识,灵感不会光顾他的头脑。
(2) 灵感的产生要有主观因素,主观因素要有悟性,感情丰富,知识要渊博,并且善于由此及彼地对问题联想,幻想,想象。
(3) 灵感产生依靠媒介(契机),一人,一事,一物,一种氛围,一个警句,甚至一个梦,能激起作者的想象和联想。
【灵感顿感悟练习】青春顿感悟
1、春天来了 2、过大年  3、吃饺子  4、看电视  5、返校
三、主题的确立和提炼
7、 确立:要正确,其前提是
(1)要考虑社会需要和体现时代精神。我们在确立主题时要考虑两“为”方针,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两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何时代任何作品都是再现和反映美,“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