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上学期初三语文检测题
-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6800个字。
2011学年上学期初三语文检测题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第一部分l至3页,第二部分4至8页,第三部分第8页。全卷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旁骛(wù) 孜孜不倦(zī) 亵渎(xiè) B、觅食(mì) 抽噎(yī)脊梁(jǐ)
C、汲取(jí) 栈桥(zhàn) 恣睢(suī) D、琅琅(1áng) 滞碍(zhì) 扶掖(yè)
2、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玄虚潮汛歇斯底里B、仓皇推敲格物致知
C、傅彩鄙夷与日俱增D、潇索渺茫不求甚解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的行为,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5、根据语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四句话,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初三(2)班学生李明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夺取了第一名。事后,《春草》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了他。小记者请他谈谈感想,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A、能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B、我初步体会到,胜利永远属于强者。
C、这次第一,不等于今后永远第一。D、还有两个项目没比赛,我希望也能取得好成绩。
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和谐社会”下定义。(4分)
①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②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③和谐社会主张诚信友爱、充满活力④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安定有序
二、(2小题,l5分)
7、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束束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D.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E、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
F、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②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④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⑤,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⑥,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根据提示默写(前两句为必答题,2分;后两句为附加题,2分。加分后第7题不能超过10分)。
“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的殷切盼望;愁是范仲淹笔下“”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照笔下“”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①不可谓知类。()
②胡不见我于王?()
③子墨子九距之。()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⑤吾知所以距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