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19 15:43:3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50字。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第一课时)(蓝洁)
  【要达成的目标】
  1、 归纳梳理文章的文言基础知识。
  2、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一、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二、文言知识归纳
  1.找出通假字并释义
  ①与可没与陈州:            ②少纵即逝矣:           ③而节叶具焉:
  2.辨析下列古今异义词 
  ①初不自贵重:        古义:                  今义:                  
  ②月落庭空影许长:     古义:                  今义:                  
  ③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                  今义:                     
  ④吾将以为袜:   古义:                  今义:                        
  ⑤发函得诗:   古义:                  今义:                         
  ⑥而读书者与之:   古义:                  今义:                      
  ⑦以书遗余曰:   古义:                  今义:                        
  ⑧余因而实之: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活用词
  ①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②余因而实之:                       
  ③与可厌之:                         ④初不自贵重: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遗:小学而大遗                   涂不拾遗
  深追先帝遗诏                 与可以书遗余
  ②间:亲厚无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道芷阳间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