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三首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7 6: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诗经》三首
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诗经》,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通过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感情及意境,鉴赏艺术特色。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三首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然后采用提问、质疑、共同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氓》是叙事诗,在理清叙事线索的基础上用诵读法体会叙事中的感情。《无衣》是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诗歌,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加深了诗歌感情,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静女》是第一人称的抒情诗,让学生通过自读了解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2.了解三首诗的情节和主题。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了解四言诗的特点、重章叠唱的形式。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理解鉴赏《诗经》中开创的“赋、比、兴”诗歌艺术手法。
2.训练学生用正确的节拍初步诵读古诗、鉴赏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2.体会作品中秦人为了捍卫祖国统一不怕牺牲的勇武精神。
4.鉴赏古代诗歌深远的意境,生动形象的画面。
5.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女主人公纯真刚烈的性格特点,出征战士的崇高的内心世界,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的爱情婚姻的向往。
6.鉴赏古代四言诗整齐和谐的韵律节奏以及重章叠句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弄清诗中词语的含义,把握三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卫风·氓》中的艺术形象。
3.《秦风·无衣》中的武勇精神。
4.《邶风·静女》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歌颂。
(二)疑点
《邶风·静女》的前八句是写实还是回忆?
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抓住主要抒情语句,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以此去领会诗歌的主题内容。
2.通过学会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借助诗歌所描绘的形象,体悟情感及主旨。
4.要用心灵去感受,要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注释疏通诗句,教师对关键词语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四言诗的节奏及重章叠句的形式。
2.指导学生试译其中一二首诗,诗句可长可短,押韵可严可宽。教师及时评价,点拨补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介绍《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学习鉴赏《卫风,氓》中的艺术形象及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学习鉴赏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我国诗歌的源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