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120字。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字的音与形,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感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当中以启发、引导为主线;质疑、自主、探究、合作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涵的依恋、思恋、热爱老师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体会师生间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此文字面易懂,但流
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可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能提出问题。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准备泛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过去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
学生活动:(回忆刚刚离别不久的小学老师)讲讲师生间发生的
故事(可请2-3名学生发言)
教师活动:好,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著
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师》。
看一看他的小学老师是怎样的。
二、研读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
(学生听读,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
出示字形:黑痣 磕头 褪色 焚烧 榆钱 卜问吉凶
学生活动:读准划横线的字音(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读)
出示词语:劝慰 平生 依恋 纠纷 心清如水
学生活动:说出词语的解释。
2、初步分析,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
(1)、本文叙述的对象是谁?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3)、“我”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学生活动:读课文(2-3名同学),
其他学生听读,思考问题,并在书上做相应的标记。
回答不足的其他学生可补充。
明确答案:(1)、蔡老师
(2)、七件事;
(小标题概括内容,一部分学生会答的不准确)
第一步:
教师点拨:回忆记叙文六要素的有关知识。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素不必面面俱到)
第二步:
教师活动:以第二件事为例分析
人物:蔡老师、我们 时间:课外 事件:教跳舞
第三步:
学生活动:概括七件事
① 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 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
③ 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 蔡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 我们看蔡老师写字;
⑥ 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
⑦ 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教师小结:用小标题概括内容,应体现记叙的要素。既简洁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