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5 12: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5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1。了解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创作该诗的写作背景。
     2.能够将“景、情”结合在一起理解,初步了解杜甫诗歌不同的创作风格。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作者的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点及难点: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理解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安排:三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初步感知情景交融)
         第二课时。(详细赏析诗歌语句)
         第三课时。(反复朗读、吟诵,感受诗歌之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6分钟)
提及中国的古代文学,大家都会想到这样的很精炼的概括,“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乎每个时期都有诗歌创作,为何给人直接的印象却是唐诗呢?那是因为,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中国诗歌史的一大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
1.其中有一位诗人被人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712~770年。他的作品被人称为诗史,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A:因为作为现实主义代表诗人的杜甫为我们留下的一千四百余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的历史面貌。故被称为诗史。
2.(我们以住学习诗歌时,了解到诗歌最本质的特点是抒情性)
从先秦起就有“诗言志”一说,诗歌创作是为了传情达意,古人言道“缘情而起,有感而发”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从杜甫的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真实的历史,更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志向。
3.回忆我们所学过的诗歌,那些名篇佳作几乎每一首中都会有让人难忘的形象,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景。它们身上,被作者寄寓了深深的情感,情景交融是最好的概括。

所以我们在学习诗歌时,要通过作者所描定的景物来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而因作者的年龄和处境不同,情感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带来诗歌整体风格的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高峰中的高峰——杜甫不同时期的诗三首,再次来感受这一点。
二. 课文感知与分析(听吟诵5分钟,诗歌讨论20分钟)
(课前交待大家熟读三首诗、了解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
在黑板上给出板书的纲要,让大家自选来讨论内容和情感。
具体安排: (1)给大家小组讨论的时间,合作完成;
     (2)不限定三首诗的顺序,由同学自己根据自己理解得较好的来选择回答。
        如果先选《望岳》,可以在讲完之后选择《春》给大家听,听的时候注意感情。再听《石》一诗时可以请学生思考注意表达方式的不同,记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