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天补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0430字。
江苏省海门市天补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命题人:黄建慧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芜杂∕忤逆不孝 沆瀣∕浑身解数 褒贬∕针砭时弊 喟然∕蔚然成风
B.剖析∕一抔黄土 斡旋∕龌龊不堪 蹊跷∕修葺一新 亘古∕绠短汲深
C.羁縻∕所向披靡 熟稔∕光阴荏苒 叶韵∕一叶知秋 觊觎∕嫉贤妒能
D.祛除∕面面相觑 嗔怒∕瞠目结舌 捩转∕火中取栗 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伊朗高度怀疑恐怖分子利用了从联合国机构获取的情报,包括安理会制裁清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该国核科学家约谈的信息,确定下手目标并实施行动。
B.台湾选务部门在将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证书送给马英九时,马英九在致词中表示,他收下当选证书的同时,也收下了台湾民众的托付与期许。
C.无论是垂直管理体系,还是属地化管理改革,体制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D.到2012年,北京市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将提高到50%以上,成为河湖生态、城市绿化、生活杂用等主要水源。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日本国民获得“现代国家”认同感的三个原因。(4分)
明治维新之前的幕府时期,日本全国处于事实上诸侯割据的状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权威。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很快使国民获得了现代国家的认同感。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国民都处在一个空间狭小,危机多发,类似茫茫大海上一艘巨轮的岛国之上。日本人面对巨大灾难时,总能临危不惧、秩序井然地进行自救。在这次福岛灾难中表现出的危机感几乎是大和民族的集体性格。随时面临灾难的心态强化了整个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1) ▲ ;(2) ▲ ;(3) ▲ 。
4.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先生撰写的一幅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的语序,并用简明的语言点评其表达特色。(5分)
①痛毁灭 ②一生呐喊 ③十月噩耗 ④叹而已 ⑤热风奔流 ⑥刈野草 ⑦万众彷徨 ⑧踏莽原
上联: ▲ 下联: ▲
特点: ▲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徐孺子祠堂记》(节选)
曾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查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日:“大木将颠,非一绳所雏,何为栖栖不皇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