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3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6 21:08: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00字。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就是学习。其实,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学习,优秀的学习品质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相信两千多年前荀子所作的《劝学》会对我们学会学习和培养我们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修养有所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