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高中语文《论语》选读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3940字。
《论语》1~10卷测试卷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②,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①谄:巴结,奉承。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著名歌手麦当娜为艾滋病患者呐喊就是“富而好礼”精神境界的体现。
B.孔子觉得应该和子贡谈论《诗经》,因为他不能真正理解 “贫而乐,富而好礼”。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文段中的意思是无论做学问还是修养自己都要精益求精。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孔子就是 “贫而乐”的代表。
(2)请简要说明你对“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理解。(3分)
二、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B.孔子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表明孔子还是肯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承认了鬼神的作用。
C.对于“鬼神”,心中要有一定的“敬畏”,但应远离它。在《论语》中,孔子也很少谈及怪异、暴力、变乱、鬼神等内容。
D.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面,这样可称得上“仁”了。
(2) 《论语》里有这样的记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三、阅读下面《论语》3个选段,回答问题。(6分)
(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韶》:舜时古乐曲名。《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乐舞不单是娱乐问题,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应注意形式美和内容的善。
B、孔子说能够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
C、孔子认为:外表礼节仪式同内心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D、孔子认为:一个人质朴多了,就会像个粗俗品质低下的人,文采多了,就像个虚伪浮夸的人。
(2)简要分析,上面3段 “尽善尽美”、 “绘事后素” “文质彬彬”分别在文段中阐述各自怎样的观点?
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主要阐述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
B.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责备宰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孔子认为宰予就是一块朽木。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已经没有必要再污损了,干脆听之任之,无须指责。
D.曾子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更欣赏曾子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