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2 11:4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上) 吕启祥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7日 14:04
  主讲人简介:
  吕启祥,女,1936年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曾发表过红学文章百余篇,著有:《红楼梦开卷录》、《红楼梦会心录》,主编《红楼梦珍稀评论资料汇要》等。
  内容简介:
  不仅在书里,王熙凤受到了人们很多褒贬;即使在书外,在《红楼梦》问世的二百多年中,王熙凤也是备受世人评议的人物。她模样极标致,言谈极爽利,而机心又极深细。有人便因此认为她是“女曹操”,说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有人则把她说得一无是处,称她是没人敢惹的“母老虎”。而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论凤姐》的这篇文章里面,更是这样评论王熙凤“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作为荣国府总管的王熙凤,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她的身上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同时她的身上又纠结着贾府的种种矛盾。王熙凤这一艺术形象,她所包容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广阔无比,她的社会的触角是最长的,既可以伸向官府,伸向佛门,也可以伸向宫廷。我们看《红楼梦》,会强烈地感觉到,王熙凤这个人物是那样鲜活、生动、丰满,她好像随时会从纸上活跳出来。就人物的鲜活、生动而言,王熙凤这个人在《红楼梦》里面堪称第一;假如没有了王熙凤这一人物,《红楼梦》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好看。
  王熙凤的“机心”表现得非常突出,她的“机心”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方面,但是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机心深细,谋略周密,她常常像一个极其高明的心理学家,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理,辨风测向。她常常能够顺应对方的心理,并且能够急转直下,像这样一种本领,在《红楼梦》中,我们只能在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到。王熙凤的这种“机心”,她的这种机变之速,确实令人惊叹!
  在“毒设相思局”这一回合里面,几乎可以说,王熙凤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运用自己“模样极标致,心机极深细”这样的优势,最终置贾瑞于死地。但在“尤二姐事件”当中 ,王熙凤并非轻而易举就取得胜利,她是狠下了一番功夫,一步一步地将尤二姐引向绝境……
  (全文)
  我想,凤姐这个人,无论在《红楼梦》书里,或者是书外,都是受到议论,受到评论最多的一个,遭人褒贬,亦赞亦咒。在书里头,上自老祖宗贾母,下至小厮兴儿,都有评语。那么贾母在王熙凤一出场的时候,她说:“这是我们南省有名的泼皮破落户,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凤辣子”是贾母对凤姐的一种呢称,一种爱称吧。那么,兴儿关于凤姐的一段评论,大家很熟悉:“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有一大段,可以代表贾府里面那些下人的民意。那么,其他像同辈的人,李纨也罢,尤氏也罢,对凤姐都有很多评语。另外,比如陪房周瑞家的,她对凤姐也有一些评语,她虽然很夸奖她,说她是“男人万不及一的”,但是她也说“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你想,周瑞家的跟她关系应该说是很好的人,都会这么说。那么除了说出口的之外呢,还有一些在心里头,对凤姐也有一些评议。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黛玉刚刚进贾府,凤姐出场,凤姐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个在《红楼梦》里面,以至于在中国文学当中,是一种很经典的出场,一个细节。那么当时林黛玉心里边就撺掇,就想,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理。她虽然没有说出口,她就觉得有点纳罕,有点奇怪。那么这些无论是说出来的,或者不说出来的,凤姐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面,人们都是议论、评论很多的。
  那么至于在书外,就更是这样,《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面,对凤姐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凤姐叫做“女曹操”,把凤姐称之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那么在所有这些评论当中,像红学的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论凤姐》的这篇文章里面有一句名言,就叫做“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个恐怕是我们每一个《红楼梦》的普通读者都会有的一种感受。这句话其实也是从《三国演义》曹操那里来的,叫做“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曹操死了,《三国演义》就不好看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应该说,既是我们大家都有的真实的感受,也是启示我们每一个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应该很好思考的一个课题。
  那么在红学史上,除了我刚才说的有一些那样的“女曹操”、“胭脂虎”的评论以外,也有一些很有见地的评论。我举一个,有一位评家叫野鹤,他有这么几句话,他说:“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儿。人畏其险,我赏其辣,人畏其荡,我赏其骚。读之开拓无限心胸,增长无数阅历。”(野鹤《读红楼札记》)那么,我觉得像野鹤这样的一段评论,他就不但是把凤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是多少带有一种美学意味的一种批评。
  假如说,我们把王熙凤这个人物,从《红楼梦》里面抽掉,那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就要坍塌,她有一种“支柱”的作用。这个“支柱”不是建筑学意义上的,我觉得,是一种艺术结构,是艺术机体意义上的一种“坍塌”。所以,说“支柱”可能不很确切,也可以说是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因为《红楼梦》它不但是写宝、钗、黛的爱情婚姻这些,它还写这么大的一个家族,这么四百多个人物,那么你设想,如果没有了王熙凤,这个书会怎么样?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把贾府当中的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等关系,交织成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的妯娌、叔嫂、兄弟、姐妹、以至于姨娘、侍妾,底下还有大群的管家、陪房、奴仆、丫鬟、小厮等等,那么凤姐同其中任何一个人,或者是连接,或者是矛盾,或者是又连接又矛盾这样的关系,那么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