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58
- 资源简介:
约10500字。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目的】1.了解曹雪芹及我国古典小说巨著《红楼梦》.
2.品味小说的语言,体味其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3.学习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所见所闻,介绍典型环境,认识封建贵族阶级豪奢极耻的生活以及森严的等级、礼仪制度
第一课时(作者•红学•结构)
一、导入:播放《红楼梦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几百年来,《红楼梦》一直以她独有的魅力打动一代代人的心。她是一曲女性的悲歌,是一首爱情的绝唱,是一部末代王朝的兴衰史,一幅滚滚红尘的风情画。置身红楼,我们可以体味青春的浪漫,如诗如画的美妙,可以感受“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伤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欣赏其中的一节《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中国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本节课让我们先走进曹雪芹,感知前五回。
二、曹雪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书香门第,家族显赫:
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叔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皇家的供货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姑姑被入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祖父还奉命经常以密折向康熙报告当地江南的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诗》; 曹雪芹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但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曹頫(fǔ)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2、锦衣纨袴,卖画谋生
十三岁前: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其后: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抄,全家迁京,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生的境地。
晚年:在北京西郊,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困生活。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
死亡:四十多岁,约在1764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痛苦地离开了人间。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子和几束残稿,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三、《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多种知识领域:文学艺术、诗词歌赋、园林建筑、纺织刺绣、中医药善、烹饪美食、戏曲说唱、民情民俗、佛学道教等等,无所不有。
但它又是一部让人遗憾的书,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据载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于世。)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说明《红楼梦》是写完了的,因为,作者该不会只是对半部作品进行那么认真的修改吧?《红楼梦》写完之后,据说后四十回丢失了,实际上比较可能的是被人故意藏起来的,因为书中很多涉及当时的某些敏感的人物和事件,如果出版的话,很可能遭受“文字狱”。为了免于“文字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