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研活动《金色花》视频课堂实录8
- 资源简介:
用时47分21秒,另有课件和教案。
金色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生字生词:沐、衍、嗅、叠、祷、匿笑、妄弃、无端、至爱;
2、识记作家作品:泰戈尔,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情感体验;
3、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继续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把握托物抒怀的写作技巧;
5、学会抓住关键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6、训练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能写出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二、过程和方法:
1、多读少问,以读代讲,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能读出诗的味道和情感。
2、示范和展示,用实例教学生圈点勾画的方法。
3、运用联想,学习托物抒怀的写作技巧,将心中的话表达出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母爱的神圣;
2、关爱亲人,情有所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
难点:语言表达——“说”和文字表达——“写”。
教材分析:
《金色花》这首小诗,选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的第24课《诗两首》中。家庭生活是同学们最熟悉、感受又最深刻的,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诗两首》都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金色花》抒发了孩子沐浴在母爱光辉中的幸福欢乐之情。
本单元目标之一是朗读的训练。本课设计了6次朗读全文和数次片段朗读,6次全文朗读次次目标不同,在追求共同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之中各个小目标又各有侧重,层层深入,最终达到总目标。
另外,圈点勾画是本单元目标之一。圈点勾画是精读的一种方法,教会学生圈点什么,勾画什么,怎样圈点勾画,在本课的教学中,用实例来说明。
本诗诗眼:“我不告诉你,妈妈。”抓住这句话就抓住了全篇。
巧妙的构思: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天真、淘气而又浪漫、富有爱心的儿童形象。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花。文中,可爱的孩子为了儿童的天真好奇,为了要暗暗地观察她的妈妈,为了让她的妈妈大吃一惊,居然变做一朵金色花,这样,她既可以与她的妈妈寸步不离,又大大满足了作为孩子的好奇心:她(他)不见了,妈妈会怎么样呢?诗中,孩子与妈妈捉迷藏,与她嬉戏;妈妈静静地享受着她那小精灵一样的孩子的亲近与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