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二模作文讲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2/14 21:06: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250字。

  南通市二模作文讲评
  ■文题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面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确,“我”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我”又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
  请以“读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
  本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生”,但在范围上作了限制,锁定在“人与自我”的层面。题目“读我”是个动宾短语,“读”的内涵可理解为“品读”、“审视”“扪心自问”等意思;“我”字限定了写作对象,写作中,可写真实的自我,可写他人的自我,也可写事物的自我,但必须是第一人称,如果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写真实的自我应该是最切题的。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忽视审题,偏题严重。
  在审题方面存在三种错误:(1)把“品读自我”理解成“我读他人”;(2)把“品读自我”理解成“他人读我”;(3)无视文题结构,忽视文题中的“读”字,把“读我”写成“我”,通篇仅是记帐式的回忆。
  二、立意肤浅,缺乏内涵。
  “读我”即审视自我,认识自我,通过扪心自问,发现自身的某种个性特质,这种特质可以是行为层面的,可以是思想层面的,可以是心理层面的,比如信心足、毅力强、有孝心、有正义感等优点,又如天赋不足、心胸狭隘等缺点。但很多同学在文中大喊“读我”,却只是空喊“读我”,就是读不出具体内容来,这种现象在议论文中尤甚。
  另外,即便有内涵,也是人人都读得出来的东西,不新,不深,不能给人以启发,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相当一部分同学甚至直接写提示语中的“渺小”、“重要”。
  三、混淆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论的依据,而命题作文的提示语仅起到引出题目、为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并含蓄地表露命题意图的作用。材料作文写作须紧扣材料,命题作文写作则不必死扣提示语。对于命题作文中的提示语,优秀的考生应该既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又要不受其限制,争取有所突破。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考生演绎着两种极端:一种是抛开提示语不顾,只当没有,我行我素;另一种是“紧扣”提示语,不舍不弃,甚至有的学生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直接抄录“我是一粒尘埃”和“世界为我而造”两句话来行文。悲!
  四、为文不得法,假、大、空充斥试卷。
  议论类文章中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观点或观点不明;(2)由头与观点不吻合;(3)观点别扭或观点与“读我”无关;(4)分论点之间在意义上包含或交叉;(5)分论点空而不当,如“读我需要智慧”、“读我需要耐心”、“读我需要勇气”等等;(6)论据陈旧,“死人居多”,缺乏时代感、鲜活感,且很多论据根本不能证明观点;(7)堆砌论据,缺少分析,更谈不上透彻;(8)论证没有层次感,层进式太少。
  记叙类文章中存在如下问题:(1)故事体现不出“读我”的内涵;(2)材料编造痕迹明显;(3)选不准切入角度,做不到以小见大;(4)受“提示语”中“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一句的影响,在文章中大记流水帐,从小学写到初中,从初中写到高中,就是写高中,也恨不得分高一、高二、高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