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教学实录两则
- 资源简介:
约5900字。
《周而不比》教学实录两则
《周而不比》教学实录1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 刘建松
班级:上虞丰惠中学高二(4)班理科
课前背诵周而不比中第四则,第六则。
(出示投影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宴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出示此材料的意图是后文中提到了晏子交友的内容,是抽象的叙述,一开始来个具体的展现,让课文有事实可依)
师:翻译文章,考虑到有些字词学生翻译有难度,老师可以辅助同学,我们现在就是师友关系。(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何启发和感受?(停顿)比如和朋友的交往方面。
生:晏子能够闻过则喜,知过能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对他人很仁爱。
生:我们要像晏子一样随时审查自己的举止,修正自己的言行,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朋友自然越来越多。
生:朋友交往真诚地以朋友的感受为出发点,哪怕他地位再低,考虑他人的感受,否则是好心办坏事。
师:对,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读懂一种东西。那就是朋友间尊重、信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要用心去维护、用真诚去经营友情,才可能让友情天长地久。晏子就是晏子,交友的艺术容易形成两人双赢的局面。
师:你还知道晏子哪些故事?
生:个子矮小,貌不惊人。才华出众。
生:以前晏子出使楚国时,别人欺负他,要他钻狗洞。
师:钻还是不钻?
生:不钻。
生:还有橘子生在淮南为甜的橘,长在淮北为苦的枳。来反击楚国国君对他的戏弄,是一个很聪敏的人。
师:充分说明了这位名人具有潘长江的身高,马云的智慧。这也充分说明,想老师这样的身高,(有点自恋了)小块头也有大智慧。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感叹:如果晏子在世,我给他挥挥马鞭赶赶车,也是很高兴和向往的事。可见晏子在历史上有许多的粉丝,居然连孔子发出了由衷的赞赏。哪一句?我们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