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古诗词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9道题,约4370个字。
2011年秋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古诗词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25分)
1.文学常识(5分)
(1)墨子是 时期 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 的辑录。
(2)《孟子》是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战国时期邹人。
(3)庄周,时宋国人,是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4)《诗经》是我国,分为、、三部分,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5)《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此书传说是时期所作。
2.注音(2分)
长( )木 拂()士一箪()食 小信未孚()
形貌昳()丽始龀()谤()讥溯()洄
3.字词解释(5分)
(1)吾义固不杀人 (2)吾知所以距子矣 (3)劳其筋骨
(4)蹴尔而与之 (5)惠子相梁 (6)子固非鱼
(7)肉食者鄙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9)能面刺寡人之过 (10)亡以应
4.句子翻译(8分)
(1)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7)甚矣,汝之不惠!
(8)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理解性默写(5分)
(1)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一句则以神来之笔写出了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2)《登楼》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
(3)《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4)文中表明愚公移山的信心的句子:
(5)《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6~10题。(10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语(3分)
(1)委而去之 (2)亲戚畔之
7.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8.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1分)
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