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误区,将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到底
城关二中 姚作平
[摘 要]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六大误区及辨析
[主题词] 课程资源 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因地制宜 指导监督 评价原则
当前,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有许多困惑,但现在,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在教学的自我反省中,我们迎来了辨析误区后的喜悦,更坚定了将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到底的信念。
误区1:教材上的活动内容设置不合理。很多学生反映:七年级(上)中“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活动开展很难,它由“月球奥秘知多少”、“观察月亮,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这四个子课题组成,它涉及更多的是有关天文的知识,假如缺乏相应的条件设备,又离开了电脑网络和图书馆,学生收集材料就会举步维艰,即使是相对容易的“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学生收集到的第一手材料也不多,也就很难在筛选、解读的基础上确立小组专题,有效地开展活动。再如七年级(下)的“戏曲大舞台”这一活动,部分教师和学生平时都不太看戏,不喜欢戏曲,这时该如何硬着头皮去做好准备开展活动呢?
其实,鲜明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要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仅仅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一个引子,或者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所学的《寓言四则》,在学生们的提议下,我们开展了“我们的寓言剧”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书籍中寻找感兴趣的寓言,按自己的理解加以修改,或干脆自己动手写寓言,然后再把它改编成剧本,准备道